故事六 “日本得变得更强,日本人和中国人都因为中共难受着呢”

 “谁有资格谈论六四?”围绕这个问题,为丰富采访样本的多样性,本企划向一位在日本年轻一代中对中国历史和现代史比较了解的朋友“半券子”询问了他对六四的想法。虽然不能以此作为日本年轻人的代表,但也许可以成为记录非北京、非中国、非六四一代的年轻人想法的一次尝试。

 “嗯,我所只知道大概也就是,1989年6月4日,学生们为了追求民主改革,于是抗议,后来被军队镇压,平民被杀这样子。

 当问及半券子对这一事件的印象时,他回答道:”我是在日本出生和长大的,所以这种对一般民众施加的强烈暴力让我感到很遥远。 我无法想象日本警察会做同样的事情,所以对六四事件我也无法有一个确切的想象”。

 半券子对于六四事件,更多的印象不在于事件本身,而在于六四与中国的联系上。”在谈论当代中国时肯定会被提起,但日本人,包括我自己,对中国的了解也仅止于此。” “在日本谈论中国政治时会有种 ‘啊,大概就是六四那样’ 的印象,但实际上大家对六四了解得也不多。以同样方式被提及的比如还有文化大革命、审查制度和独裁这些,说实话(日本人)也没有了解到哪里去。

 半券子表示,他不会向来自中国的朋友提及此事。“我不知道朋友的立场,我也不知道我的朋友关于六四会知道多少,我认为他们谈论这个问题很危险。而且最主要的是,一般来说不会谈政治。”

 关于六四,半券子并未从父母那里听到过什么。在小学四五年级时,半券子第一次知道了六四事件。“那个时候,《中国真的牙白(やばい)》一类标题党的所谓‘仇中书’卖得很火。 我在我常去的一个朋友家的书架上就发现了那么一本。可能是因为其他书都是关于露营、登山和其他爱好的,所以这本书显得很突出,我就拿了起来。那位父亲在当地是个很受欢迎的人,评价也很好,我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政治目的。总之,我偷偷地借了这本书,读了起来,就是我第一次接触到六四事件的契机。”

 “在那之后,我在高中的世界史的课上有看到一点。大概就是课本上的一两行字。我上高中时,书店里有一本著名右翼分子的新书,我就随便看了一下。那里面也提到了六四。除此之外,书里还提到了2011年的火车脱轨事件,以及关于尖阁列岛(也就是钓鱼岛一带——爱叫什么叫什么,编者只是做一个解释)的争端。这些事件被当成说明中国人也受到中共的困扰的例子。所以那本书大致的意思就是,日本得更强大,日本人和中国人都受到共产党的困扰,为了不被共产党害所以(日本)要有自保能力这样。“

 之后半券子再听到六四,是在进入大学后,上了一节由中国出生的教授讲的中日关系课时。在那节课上,老师提到1989年六四发生时,日本比西方国家表示谴责的进程要慢了一些。

 半券子记得在那节课上, 老师要求学生们在课后写自己的感想。一天,老师介绍一位学生写道:”中国人在日本随意声称自己对尖阁列岛拥有主权实在是太奇怪了”。 这名学生大概是在影射老师作为中国人(并非国籍上的中国人,而是种族意义上的中国人,没有人知道老师的国籍是不是中国),却胆敢对日本的外交和主权插嘴。“我记得老师介绍这条评论时笑着说:‘这个人到底为什么要来上这课呢?’

 就今天日本人对六四的看法而言,半券子认为,六四在中国成为审查对象,或许比六四事件本身更有名。 “比如我听说,有人为了防止自己的漫画出现盗版,会在漫画里写上‘8964’,这样(哪怕出现盗版)中国政府也会删除那个漫画。”

 最后,半券子被问到六四事件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半券子沉思了一会儿说,“我觉得这是一个象征,象征着日本人似乎知道中国的什么,但其实对中国一无所知的象征。”

 半券子了解中国并非中共,也拒绝以种族歧视对抗政权,也许是出于这种态度,他解释道:“日本人知道很多关于现代中国的词汇和事物,但除了饮食文化外,普遍对中国有和六四事件一类(其他政治迫害类事件)的负面印象。 尽管六四的名字众所周知,大家对它的具体内容却并没什么了解。有些人在被问到时,会像懂很多一样讲出一些料,但详细其实他们也没有很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也不试图摆脱这种一知半解的状态。只是单纯认为六四、文革和审查制度这些东西和自己所处的社会大不一样,可能也因此觉得不值得做什么更深的了解。他们可能觉得提到”六四(天安門事件)”,然后再提几个能象征中共的暴力或消极的词汇,便能以此强调中国与日本的差异,然后对话也就在那里结束,六四即是这样一个方便的词汇。”

Add a Comment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